1.先把米淘洗干净,用漫过米面的水煮开。
2.把米汤倒出来,可以放些冰糖给孩子老人喝。很营养。把剥好的玉米粒,胡椒粉花椒粉,老抽生抽以及葱姜水等调料放入七成熟的米里,拌匀即可。
3.把拌好的米放到竹筒里,并且用筷子戳几个洞,方便蒸汽进去。
4.把装好的竹筒放到蒸笼里,准备开火!
5.大火蒸40分钟!中间不要开盖,把水烧开了再上蒸笼。
小贴士
先把米煮开,不用泡很久,米汤还可以喝。最主要是拌料,想吃什么放什么。腊肉啊,鱼啊,火腿啊,都可以。糯米也可以,大米糯米掺着也行!所以不用泡的,也不要直接在竹筒里放水的,先用水直接煮开的最好。不用考虑米的吃水量。不怕不熟或者夹生,一次成功。喜欢竹的清香,所以首推当年的竹筒,以及竹蒸笼
竹蒸子是一种重要的中国传统厨具,起源于汉代。它以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而闻名全球。这种炊具主要由竹子制成,其种类主要分为青皮慈竹蒸笼和去青皮楠竹蒸笼。青皮慈竹蒸笼由于价格低廉、质量相对较差,因此比较罕见,主要在80年代初期比较普遍。
使用时,竹蒸子的内部需要放置一个甑子,甑子是由几块大小均匀的木块箍紧,看起来像个桶,上大下小。然后在甑子里再放置一个篦子,篦子是由主篾编成的,呈现圆锥形,与草帽的模样类似。
竹蒸子是中国人早餐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馒头、包子等食物保持热度,让人们得以享受早餐的暖意。掀开竹蒸笼盖子时,雾气氤氲,食物的香味混杂着笼屉的清香。
正确方法如下:
1. 将杂粮米倒入碗中,加水浸泡3小时以上。同时,将糯米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
2. 将浸泡好的糯米、杂粮米全部倒入电饭煲内,加入适量水后加热。水开后再煮2~3分钟,然后倒出沥干水分。
3. 在一个碗里,将煮过的糯米、杂粮米与玉米粒、腊肠粒和适量玉米油混合均匀。
4. 将混合好的米饭装入竹蒸桶,装至9分满。
5. 将竹蒸桶放入蒸笼里,盖上盖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左右,然后关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