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劳动者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应在5日内向用人单位报告,并在2年内向所在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因此,如果已经超过5日未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和超过2年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则不能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而在工伤发生后两个月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仍可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建议及时报告并申请认定,以便获取相应的工伤赔偿和治疗补偿。
根据中国的《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发生后,被认定为工伤的员工可以在2年内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如果工伤已经过了8个月,仍然可以继续申请工伤保险待遇。然而,具体的申请流程和条件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或工伤保险机构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一般来说,如果工伤行政复议期已经过期,那么按照常规程序,就无法再通过行政复议来推翻原先的工伤认定了。行政复议期是法律规定的期限,过了这个期限,相关机构就不再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其他途径可以寻求救济。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认为工伤认定存在重大错误,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来争取权益。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通过行政诉讼,可以对工伤认定进行再次审查,并有可能推翻原先的认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行政诉讼相比于行政复议来说,程序更为复杂,耗时也更长。同时,行政诉讼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具体情况和证据的充分性。因此,在决定采取行政诉讼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并仔细评估自己的情况和证据。
此外,对于工伤认定的问题,建议在发生工伤后尽快咨询相关机构或律师,了解具体的认定流程和期限,以避免错过行政复议期或其他重要的法律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