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三国时期。具体来说,是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为了能够成功打败曹操的大军,需要用箭矢来装备他的士兵。然而,周瑜的箭矢数量远远不够,他急需更多的箭矢。这时,诸葛亮自告奋勇,愿意借给周瑜十万支箭。周瑜虽然有些怀疑,但还是同意了诸葛亮的请求。
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让船只靠近曹操的军队,然后在船上安装了草人,并在草人上放满了箭矢。等到大雾散去,曹操看到船上插满箭矢的草人,以为是周瑜的伏兵,吓得不敢轻举妄动。这样,诸葛亮就成功地借到了十万支箭。
这个故事展示了诸葛亮的智谋和策略,也体现了他的勇敢和果断。他以巧妙的计策,成功地完成了周瑜交给他的任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诸葛亮借箭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故意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支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曹操大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他向周瑜提出只需三天,并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和诸葛亮立了军令状。
诸葛亮悄悄找来鲁肃,向他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士兵。船用青布盖起来,在船的两边扎上一千多个草把子。鲁肃答应了。到了第三天四更,诸葛亮和鲁肃坐着这二十条船来到江里。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人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叫船上士兵擂鼓呐喊。曹操摸不清虚实,不敢出兵,调集了一万多士兵朝江里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把二十条船掉个头,继续擂鼓呐喊。天快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去。曹操才知道上当了。
鲁肃很佩服诸葛亮,问他是怎么知道今天有大雾的。诸葛亮说:“作将军的怎么能不知道天文、地理和阴阳呢?三天前我已经算到今日有大雾了。”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了周瑜,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诸葛亮借箭的故事是三国历史中的一个著名案例,当时诸葛亮手中缺箭,难以抵御敌军的攻击,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借箭而不还。
他在敌营边缘挂起牌子,声称自己要借箭,并保证还箭时每支箭都要加倍归还。
敌方统帅曹操不信诸葛亮的能力,派人送来大量箭支。诸葛亮稳妥地将箭支借来,并确保箭支安全地送回到原处。
这一计策不仅解决了缺箭难题,还增强了士气和信心。这个故事向我们传递了诸葛亮机智过人的智慧与胆略,更揭示了敌人投降的军事战略和度量大度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