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清明节的风俗食俗由来传说和诗词有什么
时间:2025-05-12 05:31:28
答案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清明全文(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的风俗食俗由来传说和诗词有什么
答案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家家蒸清明粿互赠,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下面为你介绍清明节的部分风俗、食俗、由来传说以及诗词:

- 风俗:

-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唐代时球内充气。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 荡秋千: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 放风筝:人们在清明时节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 植树:清明是在寒食后的一天,属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草木吐绿的时节。悼念之后当仰起头迈向未来,冬天之后就是春天。人们在寒食之时,祭祀哀思;寒食之后,就出去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插几枝柳,看它日后成荫。

- 食俗:清明节有吃青团、馓子、清明粿等风俗。

- 由来传说:据传,清明节的起源与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和介子推有关。介子推在重耳流亡期间,曾割股为他充饥。后来,重耳复位后欲封赏介子推,但介子推拒绝接受,并带着母亲躲进了深山里。重耳为了逼介子推出来,采纳了手下的馊主意放火烧山。最终,介子推被烧死在了深山里。为了纪念介子推,人们在这天不生火做饭,只吃凉食,因此这天也被称为“寒食节”。后来,寒食节跟清明一起合并为“清明节”。

- 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的馒头怎么蒸
答案

清明节的馒头蒸法如下:

在温水中加入细砂糖,搅拌均匀。

将酵母加入碗中,用筷子搅拌均匀。

放置酵母水15分钟,等待酵母起泡发酵。

在一个大碗中放入面粉,将发酵好的酵母水慢慢倒入面粉中,边搅拌边倒入,直到面粉和酵母水完全混合均匀。

将混合好的面团放在桌面上,用手揉搓几分钟,让面团更加筋道有弹性。

将揉好的面团放回碗中,用湿布盖住碗,放在温暖的地方,让面团进行发酵,等待面团发酵至面积变大两倍左右。

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桌面上,用手将面团揉平,排出空气,然后分割成大约50克一个的小面团,搓圆按扁。

准备好一个蒸锅,底部加入适量的水,把按扁的面团放入蒸锅中,进行二次发酵,然后开火蒸制,一般蒸20分钟左右即可。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