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在曹操墓里画关羽并非因为曹操心念关羽,而是出于一种羞辱的目的。曹操的陵墓外所画的关羽水淹七军、庞德被杀、于禁投降的画面,实际上是曹丕对于禁的羞辱。
于禁作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曾在与关羽的交战中战败投降,后被孙权送还给了曹丕。
曹丕记恨于禁的投降行为,因此通过这幅画来羞辱他,最终成功让于禁羞愤自尽。
这种行为体现了曹丕对于禁投降行为的强烈不满和愤怒。
曹丕临死前的遗言是曹丕死前诏令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让后宫淑媛、昭仪已下的都各自归其家。
曹丕(187-226年)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次子,后来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即魏文帝。黄权(约168-240年)是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在曹操时期开始崭露头角,后来成为曹丕的亲信,官至镇北将军、扬州刺史等职位。
曹丕对黄权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忠诚:黄权对曹丕非常忠诚,多次在关键时刻为曹丕出谋划策。在曹丕与曹操长子曹昂竞争魏王位时,黄权也坚定地站在曹丕一边。
2. 能力:黄权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都有出色的能力。在曹操时期,他担任过丞相府长史,参与了很多重大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曹丕继位后,黄权担任镇北将军,镇守北方,成功抵御了孙权和刘备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