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规定,个人经营所得收入总额包括:
(1)个人通过在中国境内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2)个人依法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个人承包、承租、转包、转组租取得的所得。
(4)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个人取得生产经营所得,可以通过税务局代开发票,并向税务局提供个人身份证,双方签订的合同原件等;
对于个人取得经营所得,有两种个人所得税征税方式。一种是据实征收,另一种是核定征收;核定征收是指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经济实体在生产经营中,由于各种原因,收入与成本费用难以准确核算、难以取得相关票据的情形。
核定征收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取得的所得是经营所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经营所得的定义,包括了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以及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据实征收就是根据个人收入的实际情况来征收。
如果个人经营所得逾期未申报,可能会被处以罚款、责令改正等行政处罚。罚款金额通常取决于逾期时间的长短、逾期申报的金额等因素。
因此,建议个人在经营所得纳税申报时,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时申报纳税,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