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续关注市场情况:企业申请IPO之后,应密切关注市场行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管理好上市前的动态。
2.组建完善的管理团队:企业应该组建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以确保在IPO后能够有效地管理企业。该团队应该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并能够应对各种市场和行业变化。
3.制定合理的财务和预算计划:企业应该制定一份财务和预算计划,以确保在IPO后顺利发展。该计划应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公司成本、竞争状况等。
4.开启投资者关系:企业应该积极地开展投资者关系工作,与投资者建立密切联系,并及时回应投资者提出的问题。此外,企业也可以举办商业峰会、举行公司介绍会等宣传方式,保持市场对公司的关注。
5.制定IPO后长远计划:企业应该制定一份长远计划,以确保在IPO后能够取得成功。该计划应该考虑到市场情况、公司业务发展和扩张、员工成长等等因素。
总之,企业应该在IPO后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以确保公司顺利上市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IPO现场督导是交易所对保荐人以及相关证券服务机构执业质量进行现场监督、核查和指导的行为。
它是严格实施注册制IPO各环节全链条监管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对首发企业实施现场督导,可以深入发行人现场开展穿透式重点检查,作为对书面审核工作的必要补充。
现场督导的目的是发现中介机构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加大对现场督导中发现问题的处罚力度,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提升中介机构职业道德水平及守法合规意识。
(一)明显不符合板块定位。主板应属于大盘蓝筹、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的优质企业;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第一大股东涉及敏感股东;
(三)从事学科类培训、白酒、类金融、殡葬、宗教等产业政策明确禁止上市的业务;
(四)从事银行、证券、保险、期货、金融控股、互联网平台、图书出版、影视、军工等业务需行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上市,申报时未取得相关批复的:
(五)业务为简单模式创新尚不成熟、烧钱补贴主业、爆发式加盟扩张,持续盈利或经营能力较难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