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领地。在秦代,它隶属于鄣郡。到了汉代,根据《汉书》记载,宁国县在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属于丹阳郡宛陵县的一部分。然而,到了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将宛陵县的南部分为怀安县和宁国县,这两个县都属于丹阳郡。此外,《宋书·州郡志》提到,吴景帝时期(258年至263年),宁国县曾一度更名为故郸郡。随后,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变化,包括西晋时期的重新划分以及隋朝的开皇九年(589年)的合并,但最终在唐代天宝三年(744年)再次以原怀安、宁国两县的名称设立了宁国县,此时它仍然属于宣城郡。
随着时间的推移,宁国县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一直保持着其行政区划的地位。直到民国元年(1912年),由于政权的变革,宁国县从原有的府级地位降格为直接隶属于安徽省的县级单位。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宁国县经历了几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在1997年3月11日撤县设市,正式成为宁国市。
宁国市的地理位置处于安徽省东南部,与浙江省相邻,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该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而被誉为“八山一水半分田”的地区。宁国市在近现代发展中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等。
综上所述,宁国市的历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古代:宁国县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变化。
近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宁国县经历了撤县设市的过程,于1997年正式成为宁国市。
这些信息综合了搜索结果中的可靠信息,避免了错误或过度简化历史的表述。
1997年3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宁国县,设立宁国市。古代历史:
宁国市春秋战国时期先后隶属吴、越、楚国地。秦属鄣郡(治故鄣县,今浙江安吉西北鄣吴镇)。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属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宛陵县。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分宛陵县南部置怀安县和宁国县,隶属丹阳郡。
吴景帝时(258—263)改属故鄣郡。
西晋太康二年(281),又分丹阳郡置宣城郡,宁国县属之。南北朝沿旧制。
隋开皇九年(589),并怀安,宁国县入宣城县。
唐武德三年(620)分宣城县复置怀安县、宁国县,属宣州。
武德七年又并入宣城县。此后,怀安县再未设置。
唐天宝三年(740)以原怀安、宁国二县地置宁国县,属宣城郡。
五代十国时属宣州。
北宋属宣城郡。
南宋乾道二年(1166)属宁国府(治宣州,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
元至元十四年(1277),世祖忽必烈改府为路,宁国属宁国路,
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路为府,宁国复属宁国府。明、清相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