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联:明月皎皎千门秀
下联:华灯盏盏万户春
元宵节总与圆月、花灯相连。皎皎明月,抬眼看,月色温柔。在朦胧月光下,花灯万盏,每一盏都是祝福与期盼。
02
上联:溶溶月色连灯市
下联:霭霭春色满夜城
唐代崔液有诗云“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春已到,欣欣春光惹人怜。霭霭春色里,彩灯辉映,人醉灯火间,夜不能眠。
03
上联:明月千门雪
下联:银灯万树花
月光那么亮,洒在门前,恍惚间以为春雪落地。银灯花树,万家灯火,世间最乐莫不在此。邀月同饮,举杯三人,此时此景千金不换。
04
上联:灯火良宵,鱼龙百戏
下联:琉璃世界,锦绣三春
舞龙舞狮,百戏竞发,灯火璀璨,良宵美景。元宵古称上元,就像一个婴孩的童年,一切都在萌动,生机勃勃,透过燃起的灯火,一眼看到琉璃世界锦绣三春。
05
上联:一帘春色门垂柳
下联:万斛珠光地涌莲
垂柳、月色、火树银花,这大抵是对元宵节的最佳注脚。当灯火把黑夜照成白昼,圆月在天,见证万家团圆。
灯会,又称元宵灯节,作为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仪式。在远古时期,人们点燃火把和简易的灯笼来驱赶黑暗和邪恶,祈求神灵的保佑和来年的丰收。这些原始的灯火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具有娱乐和庆祝性质的灯会。
灯会在汉朝时期开始有了一定的规模和组织,人们开始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办灯会,比如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同时,灯笼的制作工艺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出现了各种形状和图案的灯笼。唐朝是灯会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灯会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达数天。长安城的元宵节灯会尤为著名,各种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灯笼争奇斗艳,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宋代灯节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提倡灯节这一盛事,并将京师南京的每年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至十夜,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清代沿明旧习,元宵灯节的文化娱乐活动众多。
在新时代,灯会使用的彩灯出现了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彩灯艺术更是花样众多,灯会也更丰富多样。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的秦淮灯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四川省自贡市的自贡灯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