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花是长沙市的代表性保护花卉,在湖南省长沙市的四朵花中排名第一。应清朝嘉庆年间的医药学家蒲叔猷先生积极推广,使银花在湖南省成为广泛应用的中药,并被国家列为首批中药材保护品种之一。由于长沙市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银花的生长,因此长沙市在中国银花的种植规模和品质上具有优势,被誉为“银花之乡”。除了在药用方面的重要作用外,银花具有观赏价值,它的花冠晶莹剔透,有着独特的美丽色彩,是长沙市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
银花是一种盛开于夏秋季节的中药植物,它的早期生长时呈现出小而瘦长的枝条,叶形类似于榆树叶,呈现出淡绿色。随着植物的生长,银花会逐渐展开更多的枝条,叶片也会逐渐变大,呈现出椭圆形状。在银花生长的初期,它并不会长出花朵,而是通过枝条节点生长出一些淡黄色的小斑点,逐渐形成后来的白色花饰。与其他植物相比,银花的花期相对较短,但容易种植、生长迅速、品质优良,所以备受重视。
银花。主产于河南省密县、登封、荥阳、尉氏等县。品质最优,但产量较小,主供出口。
东银花:又名济银花。主产于山东省费县,平邑、苍山等县。产量较大,品质亦佳。销往全国,并供出口。
怀银花:又名淮银花。产于河南省温县、博爱、沁阳、武陟、盂县一带(旧时怀庆府)者。品质亦佳,销往全国,并有出口。
豫封银花:产于河南开封,新乡市,封丘县等周边区域,品质最佳,产量较大。销往全国,并供出口。
山银花:又名土银花,杜银花。产于安徽、江苏、山西、陕西、浙江、江西、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品质较次,多在当地销售。
以上商品以花蕾未开放,干燥、黄白色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