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节(jié)南山,维石岩岩(yán yán)。赫(hè)赫师尹(shī yǐn),民具尔瞻(mín jù ěr zhān)。
2. 忧心如惔(tán),不敢戏谈(bù gǎn xì tán)。国既卒斩(guó jì zú chǎn),何用不监(hé yòng bù jiān)!
3.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yǒu shí qí é)。赫赫师尹,不平谓何(bù pí wèi hé)。
4. 天方荐瘥(tiān fāng jiàn cuó),丧乱弘多(sāng luàn hóng duō)。民言无嘉(mín yán wú jiā),憯莫惩嗟(cǎn mò chéng jiē)。
这首诗的全文和注音可以在古文之家网站找到,提供了详细的拼音版。此外,古诗文网也提供了《节南山》的原文、翻译、赏析及拼音版,以及汉程国学网站上的原文带拼音解释。通过这些资源,您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首古代诗歌。
中原最初是“原野之中”的意思。
中原,汉语词语,本意为“原野之中”,这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后演变为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原野之中。《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郑玄 笺:“中原,原中也。”汉·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
《小雅·菁菁者莪》是一首古老的歌。全诗写的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自然的景象,全篇四章,用韵亦无甚规律,全篇皆用“兴”的手法。前两章写莪草盛长,后两章写人采莪并颂之。诗歌从一开始的“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四句,就突出了“君子”的形象。
接着写君子来时“绿衣如草”“其叶湑兮”,来后“采采卷耳,不盈顷筐”,细细描绘了那盛产“卷耳”的田园风光。
最后写采摘卷耳的人“薄言采之,薄言观之”,看到那采卷耳的人一面采着,一面观望着田园中的景色,更是增加了不少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