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古代小说《庄子》中的一个章节,讲述了春天蛰藏的蛇被惊醒,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思考和寓言。
它通过比喻春季万物复苏的现象,暗喻人类也应该保持进步和生机,寓意深刻,受到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此外,《庄子》还包括了许多类似风格和篇幅的寓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和美学的精神内涵。《惊蛰》这个章节传达的观念,至今仍然被人们引用和感悟,排名中国古典名著之列,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
2023年惊蛰是3月6日4点36分2秒。
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整体气温会回升的很快,这个时候的春雷也是很多的,按照一般的气候规律来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也会开始变得躲起来,从惊蛰节气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时节。在节气前后日照的时间也在慢慢增加,由南向北渐次开始春耕。在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的一些地区,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在其他的一些地区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这个时候不要去盲目的耕种,因为这个节气阶段雨量增多却有限。
2022年惊蛰的具体时间为公历2022年3月5日22点43分34秒,农历二月初三,星期六。“惊蛰”的意思就是惊醒蛰居的昆虫。在公历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蛰虫惊而出走,所以将这一节气命名为“惊蛰”。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