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沉市场的消费提升和中产人群的消费提升,是同步在发生的中国商业现实。
据上述报告,中国的下沉市场近年来因物流进步出现了大量反季节、跨地域的农产品需求,而中产消费的提升则并未明显体现此类需求。因为对于中产人群而言,基础的反季节、跨地域的农产品需求已经解决,中产人群的消费提升这个阶段反倒集中在应时、应季的产品品质提升上,对地标性农产品的需求则以当季为主,这其中隐含了大规模的跨地域产品消费,同时伴以口感提升的需求。
2、不同于下沉市场的消费提升解决部分产品“有和无”的问题,中产人群的消费提升更多聚焦于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兼顾。
3、概念型销售不会消失,但市场占比和买单用户正急剧下降。所谓“概念型销售”,按照乐趣来报告中的解释,主要是指一些在小众市场进行宣传,受众较少,以销售概念包装的产品,这类产品往往以高利润、低复购率为特点,甚至会出现产品质量达不到用户心理期待的情形。
4、产品质量的提升,集中在某一个或有限几个点上,即可满足用户需求,而追求功能过度或过于极致的产品,其质量并不能得到用户认可,因为在农产品领域,质量和功能的提升已经进入代价高昂的区间,这意味着这类产品会有远超市场接受能力的售价,所以适度、稳步的提升将是未来的主流。
在这份《中产人群农产品消费报告2020》中,乐趣来提出目前中国城市中产家庭的农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口感较为容易提升的大众水果品类,比如苹果、梨、西瓜等。另外,碳水化合物类产品(大米、面粉等)的消费量在急剧下降,反而诉诸此类产品的口感和质量提升,有机、小包装往往成为用户的优先选择。而在日常蔬菜、肉食等菜品原料的选择上,有机产品并未得到优势地位,反倒是传统的门店市场继续保持着优势地位,但门店市场中用户的价格敏感度下降,更看重“所见即所得”的挑选感以及门店理货的清洁、有序程度。
《报告》重点提出,“半成品”市场正在迅速崛起,其中乐趣来提出一个独特的“10分钟制成品概念”,即最受欢迎的“半成品”基本上集中在单品只需要10分钟左右就能制作为成品,这样既能满足用户的烹饪满足感又能节约时间。与“半成品”市场崛起同步发生的是各个地方的特色产品的半成品化,即地方特产农产品的制成品在迅速崛起,《报告》中提到的销量较高的产品包括武汉热干面、柳州螺蛳粉、宝鸡凉皮、水城羊肉粉等半成品都是各具地方特色的半成品。
据了解,《中产人群农产品消费报告》实际是乐趣来公司的一个内部市场研究分析项目,同时也会从外部引入调研团队协助研究市场,每年都会在内部发布。
用料:前腿肉10斤(肥瘦比例4:6),猪或羊的干肠衣适量,精盐250克,白砂糖200克,南京机轮牌酱油100克,大曲酒或高粱酒50克,味精30克,生姜粉25克,五香粉30克,白胡椒粉15克。
制作:1、肠衣用凉水泡软去盐味待用。
2、瘦肉绞碎,肥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粒状。
3、将所有调料放入瘦肉馅和肥肉粒中,一起搅拌上劲。
4、用漏斗将拌好的肉料灌进肠衣内,一面用针在肠上戳眼放出空气,一面用手挤抹充实,当灌至12-15厘米长时,用细绳将两头扎牢,如此边灌边扎,直至灌满全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