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不仅仅是因为皇帝称号,而是因为从他开始中国真正的出现了统一。
而且,他的统一是政方略,都是历代皇帝的范本。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消灭了韩、魏、楚、燕、赵、齐等六个国家,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王嬴政觉得自己的功绩已高过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于是,他决定用一个比“王”更尊贵的称号。
后来,他决定把“皇”和“帝”的称号合并起来,采用“皇帝”的称号;因为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 ,因此被后人称为“千古第一帝”。
全国统一后, 秦始皇决定废除分封的办法,改用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面再设县。
还下令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等制度。
这些措施都极大地巩固了秦朝的政治统治。
从此,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分是合,其大一统的思想根深蒂固。
汉武帝即位后他修改了“和亲”政策,采取骑兵战术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反击,此法主动但费钱且极具风险,要知道这是将一群农民赶上马背呀,而且是无后方作战。
在此期间出现了卫青,霍去病等良将,也曾发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口号。
历经汉武帝一生的打击匈奴只得退往漠北“从此漠南无王庭”,大汉民族也就此叫响“辱强汉者,虽远必诛”。
不可否认的是此战也将汉武帝一朝打的毛干爪净,汉武帝也被人称为“穷兵黩武”的恶人。
汉武帝是不是“穷兵黩武”的恶人不能只看一代、一朝,要知道五百年后的阿提拉正是匈奴人的后代,而一千年后的“一代天骄”也正是从这个草原走出的。
不是汉武帝的打击,“上帝之鞭”抽谁未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