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病死,死后尸体并无明确去向。后在一桥下找到一堆骸骨,据说是吴的。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烨谕令,将所谓的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这种发泄仇恨的奇特做法,堪称首创。
吴三桂死后葬在马家寨。
马家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市岑巩县,马家寨的人并不是姓马,而是清一色的姓吴,取名马家寨是为了:一是纪念吴三桂的军师马宝,他一路保护陈圆圆逃难至此,历经千难万险。二是掩人耳目,躲避清廷的追杀。
马家寨村围绕“国之宝·思州石砚 思州傩戏傩技 陈圆圆墓”三张文化名片,主动融入舞阳河流域旅游经济带,梵净山旅游区和湘西旅游经济圈发展,马家寨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5万人,旅游收入达500多万元。
扩展资料:
陈圆圆与吴三桂的墓,以及吴三桂后裔都落在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证据确凿。
据“秘传人”陈述:当年吴三桂死后,形势急剧恶化,陈圆圆毅然决定偕同吴三桂之子吴应麒等秘密离开云南,并将吴三桂遗体带走,潜入贵州岑巩县的密林山洞,待数年后风声渐息才下山,搬至今马家寨定居。
圆圆病死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终年67岁。他们感激陈圆圆保全吴氏血脉,尊称她为“老太婆”。清朝视吴三桂为十恶不赦之罪人,故其子孙为生命计,约定不向外透露一字,绝对保守秘密,不许说,更不得写,连家谱也不准修。
但又担心家史失传,便想出一个办法:在每一代男青年中秘选一优秀者,由上一辈传人将祖上历史口授三遍,让其默记心中。担负其事的传人,即被称为“秘传人”。
由此,一代代传下去,传到吴有鹏时,已历10代。传人讲述吴三桂与陈圆圆事,如数家珍。
**吴三桂活到了康熙时期,并曾在那段时间内担任重要的职务**。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原为明朝将领,后归顺清朝,成为清军南下的重要引导者。在清顺治年间,他助清军消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并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受封为平西大将军,参与进攻南明残余势力。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
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在昆明杀死了南明永历帝,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西南地区的权力,并被晋封为平西亲王,同时兼辖贵州省。然而,后来吴三桂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起兵反清,自称“兴明讨虏大将军”,史称“三藩之乱”。这场叛乱持续了8年,最终以失败告终。
据史料记载,吴三桂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病故,时年67岁。他的死因包括中风和痢疾,最终在衡州(今衡阳)去世。在他死后,其孙子吴世璠继承了所谓的“帝位”,但不久之后,清军于1681年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随之平定。
综上所述,吴三桂不仅活到了康熙时期,还在当时的政治军事上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