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说的“鸡肋”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操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
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谋士杨修见之,认为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
欲进兵,怕马超拒守。
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
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
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曹操早恨杨修才高于已,今见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磊怒以扰乱军心定罪,杀了杨修。
杨修死时年仅45岁。
鸡肋本意是鸡的肋骨,一般为7对,个别为8对。
肋骨间破,内有肋间肌,并有血管和神经沿肋骨后沿下行。
后引申为比喻无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弃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