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
宋:公元420年至479年,开国皇帝刘裕,定都建康,共传四世,历经九帝。
宋前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元嘉年间国家一片繁荣,史称元嘉之治。
宋后期由于北伐失败,国力大损,朝政混乱不堪;齐:公元479年至公元502年,开国皇帝萧道成,定都建康,年号建元。
齐共存在23年,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梁:公元502年至公元557年,开国皇帝萧衍,定都建康,国号梁。
梁武帝萧衍去世之后,梁日渐衰落,国政混乱,战火频繁,最终被陈所灭;陈:公元557年至公元589年,开国皇帝陈霸先,定都建康。
陈建立时南北方实力对比已为北强南弱,后陈被隋朝所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出自唐诗《江南春》,作者为杜牧。
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
1.山郭,修建在山麓的城池。
2.酒旗,酒店门口的幌子。
3.南朝,指东晋以后隋代以前,中国南部出现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于建康的割据政权,史称南朝。
4.四百八十寺,形容佛寺很多。
指代南朝佛教非常盛行。
5.楼台,指佛寺中的建筑。
6.烟雨,如烟般的蒙蒙细雨。
南北朝:南北朝时期是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及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为止;
1.南朝: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包含刘宋即南朝宋、南齐即萧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即公元386年至公元581年,则包含北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故称为南北朝;
2.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宋乃刘裕于公元420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强盛时统治区域有今黄河以南、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是南朝当中疆域最大者,后来河南、淮北渐为北魏所夺;公元479年为萧道成所篡,共历八帝、60年;
3.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统治区域有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各省,东昏侯时国内大乱,公元502年为萧衍所篡,共历七帝、24年;
4.南北朝前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贸易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极大地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