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赏析: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
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作者:王昌龄,唐代诗人。
字少伯,京兆长安人。
一作太原人。
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
晚年贬龙标尉。
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
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