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杠杆率指的是全社会的债务规模,居民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债务规模即表示了宏观杠杆率水平。宏观杠杆率一般是衡量一个经济体金融稳定性的指标,更高的债务水平意味着每年全社会的利息支付和本金偿付的压力更大,一旦经济增长出现波动,则容易引发债务危机。
居民杠杆率:指居民债务和GDP之比,也可以是居民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第二种说法更准确。居民的债务来源:房贷、车贷、信用卡透支等各种贷款行为。居民杠杆率表现:表现为居民的债务负担和偿债能力,杠杆率越高,居民负担越重,偿还压大,也越容易出现金融风险。
宏观杠杆率即一国各部门的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是衡量一国债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居民杠杆率则是住户部门债务总额与GDP的比值。
杠杆率,一般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占权益资本的比例。现有研究通常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杠杆率。微观杠杆率也称资产负债率,多用企业的负债与资产的比例表示。微观杠杆率反映了企业的债务水平与偿债能力。
宏观杠杆率 = 总债务 ÷ GDP 其中,总债务包括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家庭债务等。
宏观资产负债率反映一个国家资产对负债的依赖程度。在资产负债核算中,只对经济总体、广义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计算宏观资产负债率。因为在国家资产负债核算中,把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所有者权益),作为非金融企业部门或金融机构部门的负债,计算非金融企业部门和金融机构部门的宏观资产负债率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