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赋是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所写。韩愈出身农家,经常发表批评贵族、倡导教育改革的文章,寒门赋是其代表作之一。这篇赋充分展现了韩愈对于士人门第制度的不满,同时也强调了人才与品德的重要性,让社会认识到寒门子弟也可以有崭新的思想和优异的表现。寒门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反对只看门第而不重人才的经典之作,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社会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
《寒门赋》不是诗,是散文,是吕蒙正所写。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吕蒙正中进士后,被授将作监丞,出任升州通判。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拜左补阙、知襄州,后入京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端拱元年(988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右仆射。淳化二年(991年),被贬为左仆射,同年十二月,复职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道元年(995年),被贬为太子少保,同年十二月,复职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咸平四年(1001年),吕蒙正病逝,享年六十八,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葬于洛阳。吕蒙正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他喜爱读书,善于文辞,尤工诗赋,多有奇句,著有《吕文穆公文集》十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