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纶的《塞下曲》是一首描绘边塞生活景象的诗歌,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
1.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这两句描述了夜晚边塞的景象,月亮被云遮住,大雁飞高,敌人(单于)趁夜晚逃走。
2.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里表达了诗人想要率领轻骑兵追击逃敌的决心,但此时大雪纷飞,落满了弓箭和刀剑。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组诗作品,共六首。以下是其中前四句: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将士的弓刀被雪覆盖了。
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月黑风高、大雁高飞、单于逃窜的画面,同时也表现了将士们雪夜追敌的壮志豪情。
《塞下曲》是唐代的一种乐府诗题。
乐府诗是古代乐府机构采集和创作的诗歌。《塞下曲》通常以边塞战争、军旅生活等为题材,通过描写塞外的自然风光、战争场景、士兵的生活等,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塞下曲》的特点包括:
1.反映边塞生活:描绘了边疆地区的战争、风物等。
3.表达情感:可能包含对战士的赞美、对战争的思考等。
唐代有许多诗人都写过《塞下曲》,比较著名的有王昌龄、卢纶等。
这些诗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能让读者了解到当时的边塞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