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于都十大特色菜
时间:2025-05-12 01:12:29
答案

1.酸 枣 糕

盘古山酸枣糕绝对是纯天然、纯手工制作的绿色食品,也是无污染,无任何添加剂的安全食品,更是居家、旅游、休闲的保健食品,不信你尝一尝,取一片放进嘴里,你会发现这是一种最独特、最原始自然的酸,这本身就是取之大自然中的野果酸。

2云 片

云片,是禾丰有名的特产,禾丰老乡们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基本都会做的粿子。因叠卷后切片形成云霞般的美丽图案,故称为云片。将云片用植物油炸熟贮于密封的瓶罐中。炸好的云片入口酥松香脆,既是佐茶佳品又是艺术品,具有浓厚的客家地方特色。尤其是春节的时候,乡亲们常常聚在一起饮米酒,吃云片,喝擂茶,平时宾客偶至,必呼酒留饮。客家人就是这样热情好客,吃一片云片,饮一口米酒,那滋味至今仍然顽固的逗留在舌尖,永不消退。

3番 薯 干

番薯干是于都人非常爱吃的一种美味。在那零食奇缺的年代里,它是孩子们最惦念着的零嘴儿。嚼着那软嫩甘甜的番薯干,一股子香气溢满口腔,幸福感随即在心中升腾,回忆也随之袭来。

4黄 元 米 果

以米为主食的客家人,再次把米吃出了特色,黄元米果吃了很多年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已经不知道。吃法有炒,拌,炸等等。

黄元米果也称“黄米果”、“黄粄”、“黄粿”,起源于唐,兴盛于明,属客家特色点心。赣南、粤东、闽西、台湾和零散分布的客家地区都有制作食用黄元米果的传统。黄元米果和北方的年糕有点类似,但外观色泽上看,前者如其名色泽金黄,后者白色;在味道上,前者味道浓郁,后者清淡;在制作工艺上,黄元米果相比年糕也要复杂的多。

5芋(薯)包 子

到了薯子和芋头丰收的季节,在南方的客家农民,又慢慢开始家家户户做起美食来了,做啥呢?当然是用当下丰收的食材:薯子和芋头,做薯包子和芋包子,这可是客家特有的美食。把芋头和板薯捣碎,加上米饭等配料,即可下锅油炸,炸成金黄色即可起锅,稍微放凉一些就可以开吃了,嫌它油腻的话也好办,放到米饭上面蒸下就又软又不油腻,只是香味稍有减弱。

6豆 巴 子

豆巴是我们于都的特产之一。每逢年过节或者办好事的时候,主人家都喜欢用它来招待客人。平时也把它作为家里的休闲食品,空闲时拿一块豆巴放在嘴里嚼,香香的酥酥的脆脆的,让人吃了还想吃!曾经有人作打油诗一首来描写豆巴,将豆巴描述成“黄金脆”,诗曰:豆缀圆饼色灿烂,恰似宝珠落玉盘。入口酥脆心舒畅,食之七日恋余香。

7烧 卷 子

说到烧卷子,咱于都人饿了来片烧卷子,馋了来片烧卷子,开心来片烧卷子,不开心更要来片烧卷子。烧卷子不薄不厚的好吃,酥酥脆脆的好吃,腌菜放的适量好吃,微辣略带点甜的好吃,烧的恰到好处的好吃。于都人不仅爱吃烧卷子,更爱做烧卷子,渐渐地烧卷子成了于都特产,成了于都人平日里佐酒品茗的开胃小吃。而且,烧卷子不易变质,可保存起来给孩子当零食享用。

8腊 香 肠

俗话说“小雪腌菜 大雪腌肉”,好天气接连不断,连日放晴,于都人逐渐都动手操办起年货来了,家家户户都开始腌制香肠,香肠已经成为大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不少人开始购买猪肉灌制和晾晒香肠。自家亲手灌制香肠质量有保障、口味也可以根据自家人偏好调制。每到农历腊月,就开始准备年货了,香肠是家中必不可少的菜肴。

于都勺米果的做法
答案

制作步骤

将糯米粉和红薯粉混合在一个大碗中,逐渐加入水,搅拌成糊状。糊状物的粘稠度要适中,以便后续制作米果。

准备馅料,将豆沙、芝麻、花生等馅料制成小球状,备用。

锅中倒入适量的油,烧热。将手洗净,沾上油,取一小块糊状物,揉成球状,压成饼状,放入锅中油炸。

炸至米饼两面呈金黄色,捞出控油,备用。

重复步骤 3 和 4,直到将所有的糊状物都炸成米饼。

锅中留少许油,放入适量的馅料,翻炒均匀,将馅料炒至热透。

将炸好的米饼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翻炒,使米饼吸收馅料的味道。

待米饼热透,即可关火出锅。

让米饼稍微冷却,然后用刀将其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于都十大祠堂排名
答案

非常抱歉,无法给出于都十大祠堂的排名,但是可以介绍于都的祠堂,具体如下:

上宝钟氏祠堂位于于都县城北部约四十千米的马安乡上宝村内,溪水依祠堂群由东至南流过,四周环水,乡村水泥公路贯通全村。祠堂群由十八座紧密相连的大小宗祠组成,现存11座,部分祠堂的介绍如下:

上宝钟氏宗祠、继述堂建于乾隆年间,端爵公祠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北山公祠始建于乾隆年间,成包围之势。

谭文渊祠位于于都县葛坳乡澄江村红光组谭任长住宅,建于清代。坐西向东,由院落、门斗与厢房及一井二厅组成,砖木结构,硬山顶,马头墙。面阔11.5米,进深12.4米,院落深6米,高6.5米,占地面积311.6平方米。

如果想了解更多,建议在于都县文化馆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