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属北曲越调,用于剧曲、套数或小令。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当数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
一,作品原文
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作品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三,作品简介
《越调·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四,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越调·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是元曲曲牌名,又名《塞上秋》,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为著名。以下是《天净沙》六首原文,分别出自不同作者:
1.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用最朴素的文字描绘出充满悲伤、寂寞和惆怅的意境。这首小令短短28字,描绘出丰富的意象,巧妙地将思乡之情融入其中。
2. 乔吉《天净沙·冬》
一声白鹭,
半窗斜月,
总是相思调。
焉知去岁今宵,
杨花飞絮,
红烛自主张罗。
3. 徐再思《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4. 汤式《天净沙·夏》
叶底青青杏子,
枝头薄薄青梅,
日高深院晚莺啼。
安静,
楼台倒影池塘。
5. 孟昉《天净沙·星》
满天星月一团,
倒挂金钩样,
石磨无声布东墙。
煮酒炉旁,
小窗风光。
6. 佚名《天净沙·幽居》
幽居环境幽居,
风月无边兴趣,
自由生涯自由。
谁家渔夫,
江上横舟。
这六首《天净沙》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和星夜、幽居六个场景,展现了元曲作家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状态的感悟。元曲的成就和影响仅次于唐诗宋词,而《天净沙》无疑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天净沙》是一款元曲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属于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这个曲牌得名于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天净沙下月纷纷”。天净沙曲牌的格律要求如下:
1. 整首曲子由五句组成,每句七字,共三十五字。
2. 曲牌遵循平仄韵规律,第二、四、五句的尾字需要押韵,通常用平声韵。
3. 曲牌中的句子可以采用对仗、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加作品的韵味和表现力。
4. 天净沙的格律要求并不严格,允许一定的灵活性。
以下是一首《天净沙》曲牌的例子,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符合天净沙曲牌的格律要求,且用词优美,意境深远,很好地体现了曲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