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央对7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了特别的养老金政策。
2 这是因为75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可能较差,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来维持基本生活。
3 根据中央的规定,75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已经领取了基本养老金,还可以申请“老年人照顾补贴”,该补贴的标准是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
1、基础养老金
农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都有一定金额的基础养老金,也就是老人钱。这项补贴村民们已经领取了很多年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这项补贴的标准提高了,据了解,2017年北京地区城乡居民60岁以后,每月能领金额上调到了510元,济南地区110元,江苏地区125元,河北地区90元。
2、高龄补贴
农村老人年龄越大,收入来源就越少,60岁时还能种点地,多少有些收入,到了70岁、80岁收入基本就靠补贴了,所以高龄补贴的标准是年龄越大补贴越多。8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月可领取80元(根据当地经济情况)的补贴;9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可领取200元补贴,10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可领取300元。
3、养老保险
参加了新农保的村民60岁以后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领取金额的多少根据参保时缴纳的标准来定。领取金额为:个人账户总额÷139。若缴纳每年600元的标准,国家补贴50元,则每月可领取650×15÷139=70.14元。
4、失地养老金
随着农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发展迅速,农村土地被征用的面积越来越多,为了保障被征收土村民的生活,国家出台了失地养老金政策。60岁以上失地农村老人按月领取失地养老金。补贴金额根据失去土地的多少来定,最高可获得每月129元的补贴。
中央对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养老金的规定是,将其养老金最低水平提高到每月1535元,并向其每年发放一次过节费,具体金额由地方政府决定。这项规定的出台,是中央政府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所做的一项努力。通过提高养老金和发放过节费,可以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使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充实的晚年生活。这项规定也是对老年人的一种尊重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尽管这项规定对财政的压力不容忽视,但社会的发展需要关注老年人群体的福祉,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