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8日上午9点半左右,西安新城广场旁边的一处城墙遗址坍塌,目前现场已经被封锁,消防员正在现场救援。事发时,一辆公交车正从此处路过,而坍塌下的树木和石块砸中旁边的一辆小轿车,现场还有多辆车受损,有四名群众被坍塌时溅起的砖石擦伤,已送到就近医院治疗。
省市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已到达现场,紧急进行勘察、研判,从专家目前研判看文物本体未受到破坏,文物部门现场正在落实抢险保护措施。市区已成立工作专班,处理相关事宜。
更多详情:
1983年省、市人民政府成立西安环城建设委员会,开始对西安城墙及护城河、环城林进行全面整修。
1、西安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隋、唐都皇城的遗存,历经八年扩建而成的,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而又保存完整的古代城池建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城墙建筑型制宏伟,功能设计周密,矩形城池,墙体全长13.74公里,南、北垣稍长于东、西垣。每隔120米有一座12米x20米的突出部,称“敌台”,全城共98座敌台;每座敌台上建有屯兵敌楼1座。城四隅各建角楼1座。
2、东、西、南、北垣各建有城门1座,各门外均建有护门瓮城,瓮城上建有城楼、箭楼各1座。瓮城外临内侧护城河岸,建有控制“吊桥”的闸楼(亦称谯楼)1座。孔庙(即“碑林”)旁侧城顶建有魁星楼1座。城墙顶面以三层大砖墁砌,称“海墁”。海墁外沿建垛墙,全城共有垛口5984个,内沿建“女儿墙”。城垣内面建有登城马道和供排水用的“溜水槽”等。 西安明城墙历经六百年的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损坏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