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人的369饭通常是在中午11:30至12:30之间送达的。这是因为369饭通常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提供午餐,而午餐时间一般在中午12点左右,为了保证食物的新鲜和热度,送餐时间一般会提前半小时至一小时。此外,考虑到无锡市人口众多,交通繁忙,也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配送。因此,369饭的送餐时间通常在上午10点至中午1点之间,让顾客能够在午餐时间享用美味、方便的配餐服务。
"369饭"是江苏无锡地区的传统家常菜,得名于农历每月的初三、初六、初九食用最为吉利。这道菜以其简单美味而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其基本做法如下:
### 一、材料:
1. 糯米:适量(一般以个人饭量为准)
2. 红豆沙:适量(也可以使用其他喜欢的馅料,如咸蛋黄、肉末等)
3. 水:适量
4. 油:少许(用于涂抹在糯米上防粘)
### 二、步骤:
1. **糯米准备**:提前将糯米用清水浸泡数小时(一般建议浸泡4-6小时以上),让糯米充分吸水膨胀。
2. **糯米蒸煮**:
- 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
- 把沥干的糯米放入蒸锅中,上锅蒸煮。蒸煮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具体视糯米的量和蒸锅的大小而定。
3. **红豆沙准备**:
- 如果是自制红豆沙,需要提前煮熟红豆并加糖搅拌成沙状;如果是购买的成品红豆沙,则直接使用即可。
4. **成型**:
- 取一个干净的容器或模具,先在容器内壁涂抹一层薄薄的食用油,防止粘连。
- 将蒸熟的糯米均匀铺在容器底部,压实。
- 在糯米中间放入适量的红豆沙。
- 再覆盖上一层糯米,用勺子或者手(可以沾点水防粘)轻轻压实。
5. **冷却脱模**:将装有糯米和红豆沙的容器放置一旁冷却,待糯米冷却至室温后,轻轻敲打容器边缘或倒扣出来,使其脱模成型。
6. **切片享用**:将脱模后的369饭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即可享用。
### 三、注意事项:
- 浸泡糯米的时间不宜过短,否则糯米不容易煮熟。
- 蒸煮糯米时,可以在糯米上盖一层纱布或者蒸米专用的篮子,以防止水汽滴入影响口感。
- 如果喜欢其他口味,可以在糯米中夹入咸蛋黄、肉末、蘑菇等其他馅料。
- 369饭也可以用电饭煲的“糯米”或“蒸煮”功能来制作,操作更为简便。
这是一道比较传统的无锡地方特色小吃,不同家庭可能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口味偏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稍作调整。
无锡人的祖籍**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尤其是江苏和浙江地区**。
无锡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居民的祖籍**多源于本地或周边地区**。在古代,无锡地区的姓氏并不多,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秦汉时期民族迁徙和文化统一,无锡的姓氏构成逐渐丰富起来。例如,吴、周是无锡最早的姓氏之一。商末,姬姓泰伯定居梅里,立国勾吴,其后裔即以吴为姓。而周武王封周章为吴王,其后裔则以周为姓。
此外,无锡近代也有一些因任官、兴办实业或科技文化世家而形成的新兴望族,这些望族有的也世居无锡,只是到近代更为显赫。例如,薛氏家族在无锡近代较著名的有两支,一支起于天上市(西漳)寺头镇,一支起于玉祁礼社,寺头薛氏源自江阴。
综上所述,无锡人的祖籍主要集中在江苏和浙江地区,尤其是无锡本地及其周边的江阴、宜兴等地。随着历史的变迁,无锡的姓氏构成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