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家庭发财树怎么养才旺盛
时间:2025-05-12 00:58:13
答案

1、适宜的光照

发财树喜温暖湿润,对光照的要求不严,在全日照、半日照下均可生长,喜光照也耐半阴。平时养护它,可将其放置于室内光线充足的地方,盛夏及初秋阳光强烈时,可适当遮阴防晒,尽量避开直射的强光,以免长时间烈日直射灼伤叶片,使其出现叶片发黄、枯焦等现象;其余季节,可适当多晒晒太阳,以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枝叶生长,使叶色更浓绿光亮、株形更紧凑丰满

2、合理浇水

发财树喜欢有一定湿度的生长环境,比较耐水湿、也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平时浇水需适量,如长期盆内积水,易导致植株烂根,从而引起叶片发黄、皮软、甚至掉落。生长旺盛期,可根据植株实际的生长情况、及盆土干湿情况、天气变化等酌情考量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一般春夏生长高峰期,可适当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秋冬温度较低时,则要减少浇水量和浇水次数,保持盆土微润偏干即可。另外室内空气比较干燥时,可适当多向叶面及植株四周喷水,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

3、科学施肥

发财树的生长和发育等也离不开肥水的滋养,平时我们可适当给它施一点薄肥补充养分,以促进植株生长更健壮,通常情况下下,在其生长旺盛期,可每月给它施1~2次稀薄的复合液肥,施肥需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忌浓肥、生肥,夏天高温及冬天低温天气则禁止施肥,以免造成肥害,出现烧根、烧苗等现象。另外每次施完肥后,可于第二天上午及时回水,以稀释肥力、促进植株根系对液肥的吸收。

4、适当修剪

发财树耐修剪,适当的修剪不仅能保持株形整洁美观,也能促进其萌发更多新枝、新叶,平时看见黄叶、枯枝等可及时修剪掉,并且还可及时将病弱枝、徒长枝以及生长过密的枝条等全部修剪掉,一方面可以减少养分的损耗,另一方面也利于通风透光,能促进新枝的萌发和生长。另外发财树一般每1~2年需要更换一次盆土,换盆多于春秋两季进行,换盆时可结合修剪整形,及时将老根、枯根、腐烂的根系以及徒长的根系等全部修剪掉,然后重新上盆栽种即可。

家庭发豆芽简易方法
答案

方法一

步骤/方式

选豆

豆芽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生好,在此过程中也只是接触到水,长得好坏如何就全靠豆子本身的养分供给了,因此需要挑选优质的豆子才能生成匀称、粗壮的完美豆芽。

首先需要豆子是当年的新豆,最多不要超过一年,其进入休眠状态的时间短,体内机制活跃,发芽势态好、发芽率高,容易出壮芽。然后从中选出饱满圆润、大小适中、颜色黄亮的豆子,将干瘪、空洞、破损以及有虫眼的和杂质去掉,可以用簸箕或筛子进行筛选。

步骤/方式二

准备培育工具

培育豆芽需要有泡豆子的容器和催芽的容器,以及喷水壶、纱布等。

泡豆子的容器要求不高,只要能装下豆子即可,同时要考虑豆子泡水后膨胀的空间

催芽用的容器以底部有孔的为宜,如蒸隔、洗菜篮等,如果培育的量大,也可以用筛子,因为每次给豆子浇水后需要将水排干净,容器底部不能有积水。

两个容器在使用前要用开水烫洗干净,确保无油无菌。

步骤/方式三

泡发豆子

将挑选好的黄豆或绿豆用清水淘洗干净,顺便去掉浮粒,然后放进泡豆子的容器中,加温水漫过豆子,一般豆子和水的比例在1:4左右,水温20-25度,浸泡10-12小时,可以晚上睡觉前泡上,早上起床后搅拌一下,再接着泡一会儿,等到豆子变得胖乎乎的,皮快裂开就差不多了。

步骤/方式四

催芽培育

在培育豆芽的有孔容器底部垫上干净柔软的纱布备用(孔小垫一层,也大可垫两层),将泡好豆子的容器中的水倒掉,放入清水稍微清洗一下,然后将豆子放进培育容器中均匀的铺平,再用纱布将容器整个严密的盖起来,可以多弄几层,主要起到遮光和保湿的作用

接着用喷壶喷水全面淋湿纱布,让水在容器中流动,使所有豆子都能粘上水,然后让底层纱布同时湿润,如此淋水3-5分钟,使豆子充分吸收水分,多余的水从则孔中流出,最终使容器中没有积水,否则豆子容易泡烂。也可以直接打开水龙头用小水冲,只是那样一来水的流动较快,冲击力比较大,容易将纱布冲开。

淋水的目的是保持豆子身处湿润的环境中,同时起到换水的作用,避免容器中的水气变质,导致豆芽腐坏。每天间隔4-5小时淋水一次,每次3-5分钟,如果是夏天高温天气,应适当缩短间隔时间,当表面的纱布有点发干时就应淋水。

步骤/方式五

收获豆芽

根据各地的气温等环境的不同,大约5天左右,豆芽就生好了,芽长可达到8-10公分左右,这时就可以揭开纱布,收获整整齐齐的豆芽了,清洗干净,或凉拌、或清炒、或打火锅……快哉!

家庭取暖用什么炭比较好
答案

家庭取暖一般使用木炭或石墨烯炭比较好。木炭燃烧时分解为炭和气体,炭具有良好的储热性,长时间放热效果好,且炭化过程中燃料水分和杂质含量减少,减少空气污染。

而石墨烯炭是一种浸入石墨烯的炭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可以提高取暖效率和节能性,且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对环境友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炭材料时要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等问题。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