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花(又称龙舌兰)是一种常见的多肉植物,其修剪方法如下:
1. **选择合适的时间**:龙花最佳修剪时间是在春季和秋季。在这两个季节,龙花的生长速度较快,修剪后的恢复速度也较快。
2. **准备工具**:准备一把锋利的剪刀或刀片,以避免对龙花造成过大的伤害。
3. **剪去枯黄叶片**:检查龙花的叶片,剪去枯黄、病害、虫蛀或过密的叶片。在修剪时,注意不要剪得太多,以免影响龙花的正常生长。
4. **修剪过长的叶片**:如果龙花的叶片过长,可以适当修剪。在修剪时,注意保持叶片的形态美观,同时避免剪得太多,以免影响龙花的正常生长。
5. **清理修剪后的伤口**:在修剪后,用多菌灵等消毒剂涂抹伤口,以防止感染。同时,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浇水或淋雨。
6. **观察恢复情况**:在修剪后,观察龙花的恢复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叶片腐烂、发黑等,需要及时处理。
7. **注意养护**:在修剪后,注意保持龙花的养护环境适宜,如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水分适中等。同时,避免修剪后的龙花受到强烈阳光直射或低温冻害。
请注意,在修剪龙花时,要遵循“轻剪、少剪”的原则,避免对龙花造成过大的伤害。同时,在修剪后,要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浇水或淋雨,以免感染。
龙芯
2002年8月10日诞生的“龙芯一号”是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龙芯从2001年以来共开发了1号、2号、3号三个系列处理器和龙芯桥片系列,在政企、安全、金融、能源等应用场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龙芯1号系列为32位低功耗、低成本处理器,主要面向低端嵌入式和专用应用领域;龙芯2号系列为64位低功耗单核或双核系列处理器,主要面向工控和终端等领域;龙芯3号系列为64位多核系列处理器, 主要面向桌面和服务器等领域。
2015年3月31日,中国发射首枚使用“龙芯”北斗卫星。[2]
2019年12月24日,龙芯3A4000/3B4000在北京发布,使用与上一代产品相同的28nm工艺,通过设计优化,实现了性能的成倍提升。[1]龙芯坚持自主研发,芯片中的所有功能模块,包括CPU核心等在内的所有源代码均实现自主设计,所有定制模块也均为自主研发。[3] 2020年3月3日,360公司与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将加深多维度合作,在芯片应用和网络安全开发等领域进行研发创新,并展开多方面技术与市场合作[4]。
2021年4月龙芯自主指令系统架构(Loongson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龙芯架构或LoongArch)的基础架构通过国内第三方知名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评估。[16]
2021年12月17日,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芯中科”)首发上会。[19]
2022年6月24日,龙芯中科在经历近一年的IPO审核后,成功登陆科创板(股票代码688047),成为“国产CPU第一股”。[20]
2022年12月,龙芯中科完成32核龙芯3D5000初样芯片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