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为什么抗日战争打的如此艰难
时间:2025-05-09 19:15:46
答案

两国交战,不仅是军队实力的比拼,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较量。

而这几个方面,当时的中国是远远落后于日本的。

1.从政治上来说,日本在经历明治维新后,国内生产力快速发展,在19世纪60年代逐步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

到了20世纪,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

而中国在帝国主义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政治上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进程也才刚刚打开,发展缓慢。

政治上的迂腐与落后,导致中国抗战初期在战略决策都频频出现失误。

而当时的统治者并没有意识到制度上的落后,天真的认为是器械不如西方。

以“洋务派”为代表,大力学习西方技术,力求“师夷长技以制夷”,结果“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彻底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过来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

洋务运动虽然是一次封建主的自救行为,但是由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不匹配,最终无疾而终。

而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确如此,绝大部分都被落后的上层建筑拖沓着。

靠着小农经济起家的封建主在面对近代工业化表现了强烈的抵制情绪,一方面打压,一方面闭关锁国。

结果让中国错过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浪潮。

在工业化和近代化程度上远远落后于日本,生产力更是不及日本的一半。

再加上日本财团的手开始伸向中国,致使本土工业发展受阻,经济上逐步与日本拉开差距。

3.迈入强国世界的日本尤其注重军队建设,培养了大量军事方面的专业人才,并建立了完善的兵役制度和训练体系,同时向士兵灌输武士道精神和爱国思想,因此日军的战斗意志与军事素养极高,常常战死至最后一人。

而中国军队虽然人多,但是多为农民,军事素养与战斗意志远不如日军,甚至没开打就投降。

以至于后来抗日战争期间的日伪军数量达210万,超过了日军本身,也就是说当时的抗日战争更多的是与自己人在打,甚至有的军队都没见过几次日军。

当时中国的军队约有200万,派系复杂,各部队之间内斗不断,这也让日军钻了不少空子。

而且人太多,补给严重不足,枪支弹药往往是几人共用,大部分士兵便枪都没有直接拿着农具上战场,更别说火炮、坦克和其他的重武器。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