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豆:代表相思之情。
2.红叶:代表相思之情。
3.双鲤:代表信使。
4.哀鸿:比喻流离失所、哀伤痛苦的人。
5.野渡:自由自在的生活,一种山村隐趣生活。
6.竹子、梅花、松柏:表现了高洁品质、高尚的人格的形象,敢于反抗斗争,不与世同流合污。
7.烂柯:比喻离家时间之长。
8.彩袖:表示对心上人的爱恋、珍惜之情。
9.锦瑟:表示美好的亲春年华。
10.草木:以草木之繁盛衬托出?破的兴亡之感。
定义:指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些专业术语、诗词专业术语及修辞手法。
分类:修辞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技巧、创作方法、抒情方法、议论文结构、描写对象。
具体分类: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
2.艺术手法: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所采用的表现方法。
如描写、叙述、虚构、夸张、渲染等。
3.表达方式:指人们进行语文表述的各种具体形式。
常用的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4.艺术技巧:作家、艺术家艺术的认识并表现生活的才能。
包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艺术手法的技能。
5.创作方法:艺术方法。
古典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
6.抒情方法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7.议论文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语文中的句型种类有:
1.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陈述句又分为肯定的陈述句和否定的陈述句,简称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2.反问句: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3.设问句: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
4.疑问句:是问一些事情的,表达的内容并不是陈述,所以是不确定的。
5.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须有否定的意义在里面。
6.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主动式动词谓语句。
7.被字句: 是指在核心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事实或单用“被”表示被动的主谓句。
8.感叹句:用来表示喜、怒、哀、乐、惊讶、惊奇等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9.拟人剧: 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
10.比喻句:即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