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论语》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孟子》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