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思:懂得事物的道理,多用来形容一个人通情达理,能很好的处理问题。
2读音:míng shì lǐ。
3事理,事物的道理。
4引证:先秦·管子《管子·版法解》:“慎观终始,审察事理。”
5翻译:谨慎观察事物发生演变的全过程,仔细观察事物的道理。
“已明事理当斩立决”的意思是:既然已经明白了事情的道理或真相,就应当立刻做出决断并采取果断的行动。
“已明事理”表示对事情的本质、原因或正确的做法有了清晰的认识。“当斩立决”则强调需要迅速而果断地做出决定,不拖延或犹豫。
意思是指一个人因为犯了重罪,如忤逆、造反等,被判处立即处死。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于犯了严重罪行的人,法律会迅速给予严厉的惩罚。在明朝时期,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两个童子相斗,其中一个童子不慎致死对方。
县令在审理此案时,故意将筷子一正一反地插在食物前,让犯事的童子将其捋顺。童子自然地纠正了筷子的方向,开始吃饭。
县令因此认为童子已经懂得事理,与成人无异,于是判处他“斩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