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今湖北的。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籍贯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东汉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汉高帝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
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早年与兄刘縯等率宾客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刘玄称帝后,被拜为太常偏将军。
更始元年(23年)与王凤所率起义军配合,取得昆阳之战的胜利,歼灭王莽军主力。刘縯遇害后,刘秀隐忍伪装,取得更始帝刘玄的信任。旋被派往河北,镇压收编铜马等起义军,势力大增。被封为萧王后,拒绝更始召命。
更始三年(25年),刘秀公开与更始帝决裂,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后镇压赤眉起义军,削平各地据势力,统一全国
《刘秀洛水之誓》原文为“洛阳城里见秀才,十年草木一寻常。同学少年皆才子,犹自羡人颜如玉。
何为秀才故,不为乐土人。
念去国来兮,归故乡。
故乡之人在,泪眼问西东。
借问路傍此是何人归,借问泸水何方出。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段诗歌描述了一个离乡别井,挥别同窗好友的秀才,他追求自己的梦想却远离亲人和故乡。
他在留恋乡土和思念家乡的同时,深刻地反思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境况,对自己的前途充满迷茫和不安。诗中所呈现的心理矛盾感和深邃的情感细节,表现出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