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导演必看书籍
时间:2025-05-12 03:25:00
答案

1、《世界著名导演艺术家研究》,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2、《构筑现代影像世界之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3、《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4、《华语电影十导演》,有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5、《纪录电影文献》,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6、《世界纪录电影史》,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7、《世界著名导演艺术家研究》,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导演张硕是哪里人
答案

中国人。

据公开资料,张硕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英国人,因此他可以算作是混血。然而,混血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种族分类,而是指来自不同种族或民族的父母所生的后代。张硕的混血背景可能影响了他的外貌、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力等方面,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和能力。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不论其种族、文化背景或其他身份认同。

导演拿在手上喊咔的牌子叫什么
答案

是场记板

场记板 (SLATE)

上面以粉笔写着场次、镜次、导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资料的小木板,上缘还附有一段拍扳,上涂黑白相间条纹,一端可以开合,可以拍出清楚响声,以便剪接时声画同步作业的进行。

这块长方形条纹板叫做“场记板”,英文名称叫 sla te,上面用粉笔写了场次、镜次、导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资料,上缘附有一段拍板,一端可以开合,能够拍出清脆的响声。场记板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拍摄每一段胶片的标记,便于后期剪辑时识别。

我们知道,电影是由许许多多镜头组成的,每部片子一般都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镜头,片中的场景、内容非常复杂。拍片时是不可能按照剧情的顺序进行,而是按场景拍摄,如先拍外景戏,再拍摄影棚里的戏,或者先是夏天的戏,再是冬天的戏,而即便同样是冬天的戏,有的情节是发生故事前段,有的情节是发生在后面。为了保证质量,有些镜头还要拍好几次。辛辛苦苦拍了几个月,带回一大堆胶片,怎么把它拼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呢?如果胶片上没有明显的标记,将会给后期的剪辑工作带来极大麻烦。

电影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一个好办法,他们用一块带有黑白相间条纹的小板,板上简要地写着下面将要拍摄这段胶片的有关内容,在拍摄每个镜头前先拍这块“板”,作为这个镜头的标记。这个步骤用电影界的行话叫“拍板”或叫“打板”。这样,每段胶片的开头都有场记板的镜头,在后期制作时,工作人员只要一看到这个标记,就知道这段胶片是哪部电影、第几场戏、第几个镜头,很好识别。此外,服装、化妆、道具等其他工作人员也能以此来避免不同时候拍摄的镜头在细节上的瑕疵,从而避免犯错误。

既然场记板的作用是做标记,那为什么还要“啪”的敲一下呢?这是因为电影不仅有图像,而且还有声音。假如一部影片中的人物在说话时,声音与口型不一致,那么看电影的时候就会感到十分别扭。在拍电影时,场记在举起场记板的同时将拍板上的木条“啪”的一合,发出清脆的响声,摄影师将敲击声与场记镜头同时拍摄下来,这个声音就成为后期录音的同步记号,可以使编辑人员确定准确的声像定位。

由于场记板与电影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电影事业的标记和象征。为纪念中国电影一百周年而兴建的中国电影博物馆,整体造型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场记板。 1996年,法国为戛纳国际电影节 50周年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附图),邮票上就有这块场记板

推荐
© 2025 雅普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