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产业组织理论以传统经济学为基础,强调市场力的作用,把企业的竞争优势归结为企业所处的产业及竞争地位。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建立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之上。20世纪6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标志性成果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梅森和贝恩等人在理论上构造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经济绩效的分析框架(SCP框架),即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在各个方面的经济绩效,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