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不同的目标:唤醒民众,推翻清政府,推翻这个异族政权,重建汉族人的中国。
过程:1894年6月,医生出身的孙中山关闭了自己的诊所和药房,又通过关系找到上海名流郑观应、王韬、罗丰禄等人写了几张条子,北上天津找到当朝汉族高官李鸿章,希望能够在李的幕府中谋得一个职务。
为此,孙中山撰写了一篇建议书,对清政府怎样才能摆脱困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青年孙中山在这份上书中,提出了富强治国的四大纲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但是李鸿章的幕僚早在十年前就向他讲述过西方走上强盛的根本原因,在大清高官群体中早已知道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道理。
所以孙中山的理念在当时并非特例且当时李鸿章军务繁忙,包括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等,这也是李鸿章不见孙中山最直接的原因最终孙中山因为被李鸿章冷落转而变得对整个体制彻底失望,他由先前地想进入体制谋取发展,转而要推翻这种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