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在天下设立好法制,天下就会太平;在一国制定好法制,一国就会太平。
出处:王安石《周公》:“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
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税收法定的“定”,是指税收的征收、使用、管理等方面都必须依据法律规定进行。也就是说,税收的征收标准、计算方法、税率、征收程序、税收用途等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规定,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实施。
在税收法定原则的基础上,税收征收过程必须具备合法性、公正性、透明度、可预见性等特征。这就要求税收征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不得侵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等权利。
税收法定的“定”,保障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税收征收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使税收征收的过程更加规范、有序和可预见。同时,税收法定原则也对税收机关的权力行使进行了限制和规范,避免了税收征收过程中出现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保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意思是人的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就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的意识的载体是人脑。
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是精神的载体,物质的发展促进精神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人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属于意识范畴;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属于物质范畴。
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精神依赖于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