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大锣鼓发源粤东
潮州锣鼓是广东潮州的汉族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流行于粤东一带。
原是一种演奏弦诗乐为主的小型吹打,后来吸取戏曲音乐加工发展而成。
潮州锣鼓分潮州大锣鼓、潮州小锣鼓及潮州苏锣鼓等多种,其中以潮州大锣鼓最为著名
潮州大锣鼓是广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平岗、茶山和下党。
平岗流派的演奏以清脆明朗的鼓点和嘹亮悠长的号声为主,强调团队配合和队形变换,见多识广、音乐素养高超;茶山流派的演奏则以婉转柔美和富有变化的节奏为主,常常将古典文学与乐曲相结合,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下党流派则将锣鼓与舞蹈融为一体,动作矫健、气势磅礴,蕴含着浓郁的旗帜文化和战争文化。三种流派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潮州大锣鼓的丰富面貌。
潮州大锣鼓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分为文派和武派。文派主要表现的是优美、抒情、柔情、哀怨等情感,其表演形式以细腻、柔美、婉转为主,注重情感的表达和音乐节奏的把握。
而武派则强调的是豪放、激昂、热烈、奔放等情感,其表演形式以刚健、雄浑、磅礴、高亢为主,注重节奏的变化和气氛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