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线下得分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参加培训:
参加市和市区各部门(单位)以及经各级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继续教育基地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经考核(考试)合格后,以颁发的《结业证书》为依据登记学分。
参加省级及以上主管部门组织的脱产、半脱产培训或进修,以及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高级研修班,按实际学习天数计算学时,以主办单位颁发的证书为依据登记学分。
参加市和市区各部门(单位)以及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的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范等,参加人员按实际听课学时数,凭举办单位的证明,每5学时折算1学分。
参加国际和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学术交流(学术报告)、专题研讨会等,每次按实际天数计算学时,以主办单位颁发的证书或会议通知、与会人员名单为依据登记学分。同时做主题演讲的,以演讲稿等说明材料为依据,分别增计10学分、8学分、6学分、4学分。
出国考察学习的,以单位出具的证明和护照为依据,每次登记3学分;出国讲学或出国留学进修的,以单位证明或进修证书为依据,每次时间在半个月内的登记10学分;半个月以上至一个月的登记15学分;一个月以上不满二个月的登记20学分;二个月以上不满三个月的登记25学分;三个月以上不满四个月的登记30学分;四个月以上至半年的登记35学分;半年以上至一年的登记40学分;一年以上的每超过二个月增计5学分。
自学:
参加学术会议、听讲座、阅读专业书籍等,每2000字可获得1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可获得2学分,第二作者可获得1学分。
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获批立项可获得2学分,结题并取得成果可获得3学分。
参加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每3小时可获得1学分。
继续教育登记转移是指已注册的继续教育学员在完成学习后,可以将已获得的学分转移到其他同类专业的学习中,以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在转移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审核和认证,确保所转移的学分符合要求。此项政策方便了学员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目前市面上的继续教育网课平台较多,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慕课网、学堂在线等。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包括职业培训、语言学习、编程开发、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